相关文章
 
 
 
当前位置 > 首页» 基地简讯
 
 
“美国的社会变迁与犯罪率:人口学方法在犯罪学中的应用”讲座成功举办
2021/12/13

2021年12月8日晚8点,人口学系刘铮系列学术讲座暨严肃的人口学八卦青年论坛成功举办。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水牛城)分校社会学助理教授、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博士卢韵媚,在腾讯会议以“美国的社会变迁与犯罪率:人口学方法在犯罪学中的应用”为主题做了一场人口学和犯罪学交叉领域的线上学术讲座。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老师王东晖主持本次活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以及其他国内外院校的150余名师生参与了本次学术分享活动,并在会后同卢韵媚博士就讲座内容展开了充分的讨论与交流。

卢韵媚博士本次讲座分享的研究聚焦于美国犯罪率在年龄、时期和队列视角上的变迁,利用美国联邦调查局统一犯罪报告(FBI Uniform Crime Report)1960-2014年数据,基于APC-I(Age-Period-Cohort-Interaction)模型对美国暴力犯罪率和财产犯罪率的社会变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卢韵媚博士首先对美国社会学领域犯罪学研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从而引出自己讲座的主题:人口学方法在犯罪学中的应用。接着卢韵媚博士对年龄效应、时期效应和队列效应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年龄效应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增长的普遍影响,例如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风险会增加;时期效应是影响所有群体的社会和历史变化;队列效应是其研究关注的重点,出生在相同年份的人受到在特定时期和特定年龄经历相同事件的独特影响。由于年龄、时期和队列存在完全共线,无法很好的分析犯罪率的三种效应,传统的APC模型也存在不少缺陷,APC-I模型较好的解决了传统模型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够更加深入地分析队列效应。结果分析中,年龄效应发现犯罪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财产犯罪的高峰年龄区间(15-19岁)要低于暴力犯罪的高峰年龄区间(20-24岁)。时期效应发现美国暴力犯罪趋势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呈现上升趋势,八十年代后下降;财产犯罪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呈现上升趋势,八十年代达到高峰后保持稳定。队列效应发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出生的人在到达主要犯罪年龄后有较高的杀人犯罪风险。而婴儿潮一代,特别是婴儿潮后期出生的人(出生于六十年代)卷入财产犯罪的风险更高。

讲座最后,卢韵媚博士与听会师生进行了热烈且富有成效的讨论,并对“APC-I模型能否应用于微观数据”、 “APC-I模型是否具有基本假设”、 “使用 APC-I模型是否需要进行本土化”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本次讲座通过介绍美国的研究情况,为未来在中国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借鉴和研究路径示范,扩展了广大师生在人口学方法领域和人口学与其他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视野和研究思路,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电话:+86-10-62514984 邮件:shrk@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