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7日上午,由中国人口学会婚姻家庭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家庭与性别研究中心以及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低生育率背景下育龄家庭的生育机制与生育支持研究”课题组联合承办的“2023年中国家庭转变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家庭转变研究:理论与实践》新书发布会”在云端召开。
此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人口学会婚姻家庭专业委员会主任宋健教授主持。
来自北京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的九位专家学者进行了精彩发言和细致点评。共350余人线上参与此次会议,并积极与专家学者互动交流。
会议第一阶段,宋健教授致欢迎辞并围绕新书作题为《家庭转变、生育支持和家庭政策》的发言。首先,她对“中国家庭转变研究”课题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并向参与课题研究和书稿撰写的课题组成员表示衷心感谢。随后,她介绍了新书《中国家庭转变研究:理论与实践》的基本观点:外部动力和内生过程共同推动家庭转变;家庭转变的三个基本方向,即家庭结构从紧凑型向松散型转变、家庭关系从集权型向分权型转变、家庭功能从复合型向网络型转变;家庭转变问题的后续研究继续需要关注的三类问题,即家庭的定义问题,家庭的现代化问题和家庭成员的交互性主体问题。宋健教授提出要关注家庭转变与中国人口问题的关系,强调在少子化老龄化的现实背景下,应对生育主导型的人口负增长需要重视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构建,政策的构建需要平衡家庭化、个体化和社会化之间的关系。在分析中国家庭与生育的基本逻辑之后,宋健教授介绍了近期完成的关于育龄家庭的概念和测度结果,研究显示育龄家庭的变动趋势和家庭变动趋势有所不同,近十年育龄家庭在所有家庭中占近半数,规模上整体呈现缩减态势。
会议第二阶段,由七位专家学者进行主旨发言,相关内容涉及婚姻家庭不同领域。
第一位发言者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吴帆教授,作题为《家庭韧性:一个分析家庭发展的解释框架》的发言。她指出,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家庭始终处于不断变迁中,但家庭具备的韧性使其不管在整个历史进程中如何变化都能维系价值。家庭韧性是家庭发展能力的集中体现,为分析家庭发展提供了一个解释和干预框架。学界对家庭韧性的理解尚未完全达成共识,经历了将韧性视为家庭的一个静态保护因子到动态历程的认识过程,形成了特征或性能说、动态过程说、路径及结果说三大派别。韧性所必需的风险条件(引发韧性)、促进韧性过程的保护因素或机制(实现韧性)和良好的结果(韧性的产出)构成了产生家庭韧性的三个核心要素。家庭发展可视为家庭韧性不断增强的动态过程,ABC-X理论、双重ABC-X理论、家庭压力调节与适应的韧性模型、家庭压力脉络模式、家庭调整和适应性反应模型等为此提供了理论参考。从家庭韧性视角理解家庭发展,需要意识到家庭不仅是一个功能单位,也是社会情境及利用社会经济资源的结果。积极应对外部冲击和有效缓解内部压力,增强家庭韧性,成为家庭发展能力建设的一项核心任务。最后,吴帆教授指出,家庭韧性相关理论模型需要注意其在中国情境下的适用性,准确测度家庭韧性以及用家庭韧性度量家庭发展能力,思考如何将家庭韧性与具体的压力事件及家庭发展相关联,以及将家庭韧性研究进一步纳入家庭发展和家庭转变的整体分析之中。
第二位发言者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李婷教授,作题为《中国单身青年的规模、特征及其演进态势》的发言。她指出,我国面临着人口形势与经济结构的双重转型,单身青年的大规模扩增引发社会对其未来生活的关注。通过梳理历次人口普查及大型社会调查数据,从人口特征、社会经济生活、家庭与私人生活三大维度刻画当前我国20-49岁单身青年的特征与演进态势,首先借由单身青年与青年总体的对比来探寻单身这一身份在我国的意涵,其次进一步探索单身青年内部的异质性以把握“被动单身”与“主动选择”并存的复杂情境。结果表明,中国向成年过渡的生命历程呈现日益多样化的形式,差异性与共性并存,呈现出七大特征:1、单身青年人口规模逆势增长,青年处于单身的时长翻倍。这是婚姻不断推迟,结婚率持续走低的结果。2、单身青年总体的人力资本与城镇化水平持续升级,但在宏观社会环境与微观社会经济地位的共同作用下,内部存在较大的异质性。3、单身青年的就业状态和就业质量整体弱于青年总体,体现了就业对婚姻的促进作用,但该作用主要体现在35岁以下的青年中。4、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处于单身状态,单身青年的财富状况整体较青年总体较差,对应着其相对弱势的社会心态。5、单身青年的立户水平上升,城镇单身青年变得更加独立于原生家庭。6、在家庭与私人生活领域,单身青年生活态度上呈现“弱家庭,强自我”的特征,向成人过渡的生命事件发生延迟,其闲暇生活更加丰富,也更关注于自我的提升。7、单身青年社交网络与朋友绑定更为密切,但也存在以家庭为代表的强社会关系支持的潜在脆弱性。需要进一步思考中国是否已经滑入单身社会,探索中国单身社会的演进及其背后演化机制,并为潜在的变革未雨绸缪。
第三位发言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和文化发展研究部佘宇研究员,作题为《加快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的发言。主要内容涉及三大方面:一是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是主要目标和基本遵循。需要意识到托育服务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事关婴幼儿健康成长,事关千家万户。面对良好机遇和突出问题,应当努力构建公办机构示范指导、普惠性机构基本保障、非普惠性机构多元补充的托育服务基本格局;明确不同主体服务供给职责,厘清和科学界定家庭、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在托育服务中的定位;建立健全经费投入与分担机制, 在科学测算托育服务所需的全口径成本基础上,从国情出发,合理确定托育成本分担机制。二是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需要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托育服务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事关民生福祉和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国家长远发展,急不得、慢不得、等不得,应当跳出托育、立足全局、放眼长远看托育,调整存量、用好增量、提高质量,构建有利于托育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真正降低托育机构的运营成本、婴幼儿家庭的照护负担和地方财政的长期压力,提高机构服务、家长参与和部门协同的三方积极性。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质量是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的关键。为加强服务供给和能力建设,应努力建设一支品德高尚、富有爱心、敬业奉献、素质优良的托育(婴幼儿照护)服务队伍,围绕托育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提出明确的任务要求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加强专业化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的同时,不断强化对家庭科学育儿服务内容和方法的指导。
第四位发言者南京大学社会学院许琪副教授,作题为《实践中的传统:中国家庭的现代化转型与伦理重构》的发言。他指出,家庭研究需要反思以家庭现代化理论为代表的单线进化的家庭变迁理论,尝试进行本土化的家庭理论构建,以家为核心重构一套关于中国的社会理论,审慎思考“传统”和“现代”的价值判断。学界现有的两种不同的家庭研究取向:强调结构对人的外在影响的家庭制度和强调人在组建家庭和组织家庭生活时的能动性的家庭实践,实质上暗含了西方社会理论中长期存在的结构与能动之间的二元对立。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提供了一种整合结构与能动的理论方案,但还是无法回答结构与能动之间的主次关系问题。当社会发生变迁,个体的能动性会有更大的施展空间,可能存在多种社会规范。面对“压缩型”现代化和文化全球化的冲击,人们能动地选择延续某些传统家庭生活方式。从表面上看,很多传统的家庭生活方式在延续;从实质上看,人们延续传统家庭生活的逻辑已与过去有明显不同。当代中国家庭之所以呈现出兼具传统外表与现代内涵的特征,是因为人们在家庭实践中有意识地将传统的家庭生活方式与现代精神融合起来,产生了一种既不同于过去的中国家庭,也不同于西方家庭的家庭模式;不应将这种家庭模式简单视作传统向现代变迁过程中的过渡形态,也不应将之简单视作“压缩型”现代化过程中的特殊家庭发展阶段。未来的研究应当继续关注家庭传统付诸家庭实践的过程,代际之间和性别之间的冲突增加带来的妥协和协商,以及从政策上予以家庭更多支持以维系家庭功能。
第五位发言者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社会研究中心董浩助理教授,作题为《中国婚姻匹配模式的长期变迁》的发言。一方面,他从整体层面介绍了中国教育婚姻研究匹配的百年变动趋势,基于1982-2010年人口普查微观数据,采用新的非参数方法(相对地位百分位排名法)计算各出生队列的夫妻间教育程度的rank-rank相关系数,来估计和检验教育婚姻匹配的长期趋势。结果显示,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在过去一个世纪中家庭同质婚姻整体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但是在1946-1965年出生的个体受到政治社会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轻微的下降或停滞趋势。另一方面,他介绍了城乡融合视角下的中国婚姻匹配模式差异和长期趋势,基于CGSS2005-2018以及1982-2010年人口普查微观数据,使用rank-rank相关系数和交换指数反事实框架进行分析。基于丈夫和妻子的户口性质划分“农农”“城城”“城农”“农城”四类城乡婚姻,研究显示:1960-2018年期间,夫妻的相对教育地位匹配程度在整体上呈现城乡差异,具体表现为城城>农农≈农城≈城农,而在非高等教育人群中,则表现为城城≈农农,体现出城乡发展失衡,尤其是城乡教育差距对中国婚姻匹配模式的重要作用。
第六位发言者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钟晓慧副教授,作题为《家庭转变的政策涵义》的发言。从《中国家庭转变研究:理论与实践》一书出发,对家庭政策概念及其理念进行深入的剖析。首先,她从家庭转变的三个特征(重大、不可逆和无先例)出发,总结了“家庭发展”“家庭-社会关系”和“家庭转变”三个方面的经验图景,由此引出所要讨论的关键问题,即“我们是否需要有家庭政策?”。其次,她认为家庭政策具有两个前提条件,主要包含“家庭重要”和“家庭重要且国家应当干预”,现实情形是在中国情境下没有专门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政策体系,最为接近的概念是家庭发展支持政策,涵盖的领域包括低收入家庭的财政支持、就业扶助、儿童支持、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等领域。最后,她还认为家庭政策应该是是一个政策丛,应该涵盖家庭能力、儿童权益、老人权益、两性平等和工作-家庭等方面。在家庭政策的完善过程中需要政策统筹的视角,在政策制定层面重视目标和价值取向的协调,在政策实施层面重视不同部门的资源投入偏差,在政策评估层面重视不同政策系统中的家庭定位。
第七位发言者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社会研究中心於嘉助理教授,作题为《中国育龄人群生育潜力影响因素的随机试验研究》的发言。她利用2021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搭载的联合分析随机实验数据,通过分析育龄人群对虚拟情境下他人生育潜力的评估探讨了生育规范的潜在差异和影响机制,并考察了其人群异质性。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个体对生育规范的认知具有可变性。经济资源对二孩与三孩生育潜力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生育在当代社会呈现出明显的消费品属性。第二,照料资源的可及性有助于提升生育潜力,其中有长辈提供照料支持对二孩和三孩生育潜力的刺激效应分别约相当于家庭年收入增加12.5万元和6.29万元;第三,低价的市场化托育服务对二孩生育潜力的提升作用均相当于家庭年收入增加13.86万元,但对三孩生育潜力而言,低价公立托育服务的提升效应明显高于低价私立托育服务,二者分别相当于家庭年收入增加8.87万元和6.61万元。第四,性别偏好在生育潜力评估中的影响已不再显著,反映了传统生育规范的弱化;第五,不同性别受教育程度和生育意愿的育龄人群对经济资源、家庭照料与社会照料资源的偏好略有差异。此外,在政策启示方面,於老师认为未来中国的生育行为可能因社会经济特征而呈现明显的分化,生育支持政策需要重点加强经济资源与社会照料资源的配套支持。
会议第三阶段,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马春华副研究员和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周祝平副教授进行点评。
马春华老师针对吴帆老师、李婷老师、佘宇老师和许琪老师的发言进行点评。马老师充分肯定了吴帆老师基于家庭韧性分析家庭发展的解释框架,指出个人韧性和家庭韧性之间如何相互作用是进行家庭韧性研究时需要考量的重要问题以及在中国情境下测量家庭韧性需要考虑西方理论范式的适用性,并针对家庭韧性形成过程、什么样的家庭具有韧性等提出新的思考;针对李婷老师的研究,指出单身青年的年龄区间需要更加准确地界定,未来可进一步探究婚姻状况对单身的影响、单身青年如何维系情感关系、亲密关系以及完善单身社会背后演化机制的理论解释等;针对佘宇老师的研究,提出如何定位公办机构的示范性、如何测算相应成本以及合理分摊机制等相应疑问,期待看到更丰富的经验材料;针对许琪老师的研究,指出需要进一步思考“现代”的内涵以及是否存在“中国式家庭现代化”,准确定义家庭制度,思考结构化理论的应用边界,深入关注个体利益分歧导致的家庭内部冲突等。
周祝平老师针对董浩老师、钟晓慧老师和於嘉老师的发言进行点评。周老师充分肯定了三位老师的研究发现和结果,也提出了一些可以再讨论的议题。针对董浩老师的发言,周老师认为现代教育从20世纪初开始,可以从更长时间尺度考虑20世纪以前和20世纪以来的中国教育婚姻匹配模式的差异性,以及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教育与职业、声望和家庭背景的交互作用对婚姻匹配的影响;针对钟晓慧老师的发言,周老师认为在分析家庭政策的时候,在重视家庭外部条件的同时,也要重视家庭内生能力的重要性;针对於嘉老师的发言,周老师认为在研究条件生育意愿的时候,需要考虑条件生育意愿的回答会因自身的年龄和队列而不同,其生育潜力对外部条件变化的敏感程度具有时期和队列的差异性,同时需要注意外部条件的内在不一致性。
会议持续了将近4个小时,最后,宋健教授对与会专家学者以及听众们表示感谢,2023年中国家庭转变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家庭转变研究:理论与实践》新书发布会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