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当前位置 > 首页» 基地简讯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学术研讨会暨学习《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座谈会召开
2021/11/26


2021年11月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中国人口学会、“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课题组联合举办的“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学术研讨会暨学习《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大厦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人口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翟振武主持,出席会议的有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老年学研究所教授邬沧萍,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中国老龄协会政策研究室主任李志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冯文猛,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林宝,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教授孙鹃娟,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教授张文娟,与会的还有“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课题组成员、其他专家学者和部分新闻媒体。

中国人口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翟振武表示,中国很快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与科教兴国、乡村振兴、健康中国等并列的国家战略,使之成为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之一。中央发布本《意见》,对老龄工作做出全新部署,提出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意味着这条道路无人走过,需要我们开创,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此,对老龄社会状况的了解、对老龄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问题和挑战的把握、对理论和政策的研究都极其重要。

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老年学研究所教授邬沧萍认为《意见》的发布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理论意义、世界意义,表明中央对人口老龄化给予高度重视。我们在取得成就和欢庆党的一百周年时,也要有辩证思维,重视老龄化问题和挑战。一方面谈成就,一方面也要有底线思维。应对人口老龄化也要花很大功夫,不能掉以轻心,但同样也要保持乐观,有信心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意见》一方面体现出中国特色的人口老龄化应对策略,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我国人口老龄化应对是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合起来的,具有时代意义。另一方面非常接地气,表明基层应当特别重视老龄问题。

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使用三个字对《意见》的特殊性进行了概括。“高”,《意见》立意高,站位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时代,层级高,是由国务院发布的二十年来老龄工作的又一重大文件。“新”,《意见》上升到了中央层面,采用文件形式。“实”,真正树立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老年人的急难愁盼问题。此外,吴玉韶从十个方面总结了《意见》的创新内容与突破点。他认为,《意见》对老龄工作的地位和认识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对老龄工作的经验和原则进行了全新的概括,首次提出社区居家养老责任边界的划分,大幅度增加老年健康支持体系的相关内容,对老年教育的政策措施有了突破性进展,关于老有所为提出实质性措施,将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由过去部门规定上升到中央规定,提出培育银发经济,重视老龄科研机构和高校,加强党对老龄工作的领导。

中国老龄协会政策研究室主任李志宏从七个方面对《意见》的亮点进行总结:第一,构建一个格局,构建新时代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协调发展新格局。第二,确立两个理念,积极老龄化理念能够降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机会成本,健康老龄化理念能够降低沉没成本。第三,定位三个事关,三个事关从问题的角度,对应老年人口的民生福祉改善问题和代际发展问题。第四,坚持四项原则,分别为党委领导各方参与,系统谋划综合施策,整合资源协调发展,突出重点夯实基层。第五,聚焦五个重点,服务保障、社会参与、老年友好、银发经济、治理能力五个重点领域,既是解决老年人问题也是解决老龄化问题的着力点和发力点,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老龄化问题的结合。第六,实现六项原则,体现在养老服务、养结合、老年人作用发挥、权益保障、家庭养老支持、长期照护等方面。第七,推进七项整合,医养资源整合、教育资源整合、文体教设施整合、资金整合、基层服务资源整合、一老一小资源整合、数据整合,体现统筹解决系统应对的思路。

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结合共同富裕新视角探讨了对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问题的理解。首先,采用这一新视角具有现实意义。促进共同富裕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关注特殊群体;转变目标导向,从基本兜底向共同富裕转型。其次,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即未来的养老服务要“更加丰富、更高质量、更高层次、更加便捷、更低成本”。第三,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具有三个目标:构建覆盖全民的普惠性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构建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体系。第四,解读《意见》既要看到积极内容,也要看到制约条件,当前老龄工作面临养老服务资源配置协调性不足,城乡间养老服务资源分布失衡,养老服务体系构建不完善,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储备紧缺,养老服务体系监管体系滞后等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冯文猛就如何理解新时代、老龄工作几个关键词发表了自己的理解。第一,如何理解新时代人口工作大的背景或外部条件。经济方面,如何在现代化过程中融入老龄化应对;人口方面,“十四五”期间老龄化进程加快,代际更迭也带来了新变化;居住方面,随着城镇化推进,城市老年人数量会逐步超过农村,应城乡双向兜底;技术方面,智慧养老、智慧医疗等带来许多颠覆性变化,养老问题也应考虑数字化的冲击和帮助作用。第二,人口方面需要重点认识几方面问题。需要对老年人进行再定义,并形成观念共识。社会物理条件需要考虑人口结构的变化,需要实现老化转变,劳动力变少变老之后经济增长模式如何打造,社会治理模式和制度安排如何转变和适应。第三,当前一段时期老龄工作需要重点突破,寻找抓手。具体包含满足机构养老兜底的刚需和健康医疗刚需、发展好长期照护服务、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适老化改造、坚持党委领导等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林宝首先着重探讨了对《意见》中两条“工作原则”的看法。他认为,工作原则中提出的“老龄化风险的梯次应对”应当贯穿到整个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工作过程中,以往政策大多注重顶层设计,忽略实施和效率评估,“重心下移,资源下沉”的提法对老龄工作的推进有较大的帮助。林宝认为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应当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结合起来。最后,林宝认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传统和现代的关系,传统孝道要与现代的公平、平等观念相结合;二是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三是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建立良好的社会分配机制;四是全面和重点的关系,重点工作要重点解决。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就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谈了五点想法。第一,这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是对过去的系统总结,也需要思考以后怎么能发挥出已有经验和制度优势、道路优势。第二,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独特在于党的全面领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第三,要基于中国国情。我国人口基数大,照搬其他国家的经验不可行。应不断补齐短板,不断拓宽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探索和逐渐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第四,扎根中国传统文化,发挥老人的作用和价值,包括老有所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等,这也是新时代老龄工作的重要内容。第五,这是更大的国家发展奋斗目标的一部分,如共同富裕、可持续发展、健康中国战略等。

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孙鹃娟教授认为要把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和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看。高质量发展对新时代老龄工作提供了宏观背景和动力,反之,老龄工作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要激活老年人力资源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她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就如何看待高质量发展当中的老龄工作进行深入阐述。需求方面,《意见》中“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完全围绕老年人和家庭成员的需要出发。获得感即指就近获得养老服务,幸福感首先指共同富裕,还要满足老年人多层次需求。安全感则体现在养老服务“保基本、促公平”,在此基础上重视质量问题,并重视脆弱人群。供给方面,《意见》重视养老服务的系统性供给,提出“系统谋划、综合施策”,也体现出了对“提升品质”的重视。因此,高质量发展视阈下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要重视“创新和活力”,活力体现在通过老年人的社会参与、银发经济激发潜在的老年人力资源,创新则体现在“服务清单制度”、利用平台经济促进养老产业和养老事业等方面。

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张文娟教授提出,《意见》的重要原则是突出重点和夯实基层,内容可操作性非常强。主要体现在两个基本体系,其一是养老服务体系,即街巷两级养老服务网络,其二是养老服务圈建设;另外,《意见》对失能人员护理服务尤为强调,这对长期护理保险真正大范围推广具有重要作用。在该框架下,从公平和具体实施的角度,落实到农村社区,对农村养老特别是养结合服务的推动具有几个关键点,一是加强家庭养老特别是自我养老,强调对家庭的赋能,对资源相对缺乏的农村有更为突出的作用;二是对负担较重家庭可以优先提供支持,利于提高农村就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最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对照护资源比较匮乏的农村等偏远地区有重要作用,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提供资源和信息的支撑,这些新技术也为监督提供了更好的推动途径。

最后,中国人口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翟振武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他认为本次会议在《意见》发布之后召开,非常及时;各位专家一直以来高度关注老龄问题,对《意见》进行了非常深入的解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将成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之一,希望各位专家就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如何实施进行深入思考,提出中国特色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实施方案,为应对世界各国人口老龄化,着力构建人类老龄社会应对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电话:+86-10-62514984 邮件:shrk@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