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6日上午,由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和《人口研究》杂志编辑部共同主办的“数字时代的健康老龄化研讨会暨中国老年群体数字鸿沟与数字融入调查结果发布会”在湖北大厦三峡厅成功举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的50余名学者参加了线下会议,2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研究机构、媒体、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养老企业、养老机构的人士通过在线腾讯会议的形式参与了会议。
中国人口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翟振武教授首先致开幕辞。他强调,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渗透,老龄化社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数字时代背景下,老年群体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正在经历变革,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他希望通过此次会议的深入研讨,不仅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同时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支持。并且鼓励与会者未来能够持续关注互联网与老龄化的相关议题,共同推动实现积极老龄化和健康老龄化。
大会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2023年初组织开展的中国老年群体数字鸿沟与数字融入调查的主要结果,该环节由杨凡副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靳永爱代表项目组全面介绍了中国老年群体数字鸿沟与数字融入调查的主要结果。本次调查发现,我国中老年人互联网使用呈现出“基础性功能基本普及、进阶性功能渗透较低”、“互联网使用强度适中,内部差异大”等特征。尽管中老年人数字使用水平不断深化,但老年数字鸿沟持续存在,超八成中老年人仍面临互联网使用障碍。此外,中老年人群网络风险与机遇并存,老年网络安全教育有所欠缺。调查还发现,数字社会为健康老龄社会赋能,适度用网有利于促进中老年人功能发挥,增进其主观福祉。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王东晖副教授介绍了中老年人遭遇网络诈骗风险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研究结果发现,约有45%的中老年人表示曾经遭遇过网络诈骗,其中6.63%表示曾遭受金钱损失。尽管随着年龄的增长遭遇诈骗的可能性降低,但一旦受骗,较高年龄的群体更可能遭受金钱损失。此外,经济条件较好的中老年人虽然遭遇诈骗的比例较高,但他们也更有可能自己识别并避免被诈骗。中老年人网络诈骗的应对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个人等多方主体共同发力。
中央财经大学张现苓副教授介绍了老年人金融健康与金融市场参与状况。调查显示,多数老年人(86.11%)处于收支平衡或略有结余的状态,城乡老年人主要生活来源存在差异,资助子女大型消费、因病借钱是导致老年人欠款/贷款的主要原因。老年人金融市场参与呈现出金融资产配置单一、参与投资理财活动比例低、金融素养较低的特点。互联网使用能够提升老年人金融素养、增强老年人参与金融市场的水平,增加其盈利的可能性。
北京大学刘涛研究员介绍了互联网使用对中老年人社会关系和社会参与的影响。结果发现,互联网使用对中老年人的社会关系产生了显著而全面的积极影响,并且在家庭代际关系改善上最为明显。互联网使用也促进了中老年人群体的社会参与度,提高了中老年群体社会参与积极性,改善了中老年人社会参与限制。此外,互联网使用对中老年人社会关系和社会参与的影响具有群体异质性和行为异质性。相对年轻、受教育水平更高、互联网使用程度更深的群体受益更为明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李竞博副教授介绍了互联网使用与中老年人再就业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低龄、女性、农村、高人力资本中老年人再就业行为倾向更高,中老年再就业群体中以商业服务业为主。再就业中老年人有更高的互联网依赖程度以及更擅于通过互联网提升自身人力资本,但同时也更容易遭遇互联网使用阻碍以及网络诈骗风险。
(从左往右依次为靳永爱、王东晖、张现苓、刘涛、李竞博发言)
陆杰华教授对调查数据结果的发布表示祝贺,并对调查主要结果进行了点评。他认为,在这个时机开展这样一项全国性的调查具有重大的意义,调查视角新颖、内容前沿、涉及领域全面,能够为数字时代应对老龄化问题提供及时的、重要的信息。五位发言人从健康老龄化、网络诈骗、金融参与、社会关系与社会参与和再就业等方面,揭示了中老年群体在数字鸿沟和融入方面的最新特征,对于理解数字时代下的中老年生活有着重要意义。在未来研究中,可以从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影响的因果关系、不同群体之间的比较、结果之间解释统一性上进行更进一步的探讨。
(陆杰华作点评)
会议第二节由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陶涛主持,与会的四位专家学者就数字时代老龄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农村中老年人短视频使用现状及价值取向、老年大学短视频教学实践思考、老年人网络沉迷等议题展开发言。杜鹏教授以“数字时代老龄社会的机遇与挑战”为题,指出数字化与人口老龄化是当前两大重要的时代特征,二者的同频共振为数字社会发展、老龄社会治理、银发经济与老龄人力资源的开发、家庭智慧养老、老年身心健康和社会参与等多个方面带来新的机遇。但同时我国当前老年数字鸿沟治理现状仍较为复杂,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共同构建数字包容的老龄社会。
陆杰华教授利用最新的调查数据,发现农村中老年人短视频使用较为普遍,超过一半的农村中老年人每天均会使用短视频。相较于城市中老年人,农村中老年人在短视频使用时间上呈现“短时集中”的特征。短视频应用主要满足了农村中老年人娱乐消遣、社会交往、信息获取、技能学习等功能性需求,并且对农村中老年人具有信息赋能、表达赋能、关系赋能等多重使用价值。
杨文霞研究员详细阐述了自己将自媒体与短视频创新性地融入老年教育,为老年群体赋能、实现人生价值以及增强社会参与的过程。她通过分享自己的教学实例,展现了老年人不仅能成为自媒体的观看者,也能够成为自媒体的创造者和生产者。社会各界应一同努力,让老年人通过短视频与世界实现“连接”,继续为社会、为家庭、为个人创造应有的价值。
翟振武教授通过对概念解析和分析互联网使用的状况及影响,认为当前存在夸大老年人网络沉迷的现象。他指出,对老年网络沉迷的讨论存在直接套用概念和泛化使用、不符合老年人网络使用现状、概念谬误的问题。对老年网络沉迷的定义倾向于从单一维度出发,忽视了老年群体同青少年群体的差异以及网络使用对老年人带来的实际影响。最后指出,当前数字时代老龄社会面临的主要挑战仍然是老年数字鸿沟的持续存在,跨越老年数字鸿沟、让老年人享受数字时代的便利仍然是数字时代老龄社会的主要发展方向。
(从左往右依次为杜鹏、陆杰华、杨文霞、翟振武发言)
陈卫教授对中国老年数字鸿沟与数字融入调查的开展及相关结果的公布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这个调查能够为数字时代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新视角、新证据。同时,陈卫对以上四位专家的发言进行了评议。他认为,数字化为老年群体带来机遇的同时,老年数字鸿沟问题亟待解决,建设数字包容的老龄社会势在必行。他认可短视频在满足农村中老年人多样化需求中的积极作用,并指出老年人网络沉迷的讨论需更具针对性,老年教育的创新实践值得推广。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深化了互联网使用和老龄社会之间关系的认识,为数字时代下老龄社会治理贡献了新的智慧和解决方案。
(陈卫作点评)
此次研讨会不仅为中国老年群体数字鸿沟与数字融入问题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也为相关政策制定者和社会各界提供了有力的决策参考。在未来,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将继续与各界合作伙伴携手,推进健康老龄化的科研与实践,并将此次研讨会的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以推动实现数字时代老年人的积极老龄化。
文字:胡文波 靳永爱
图片:袁阿凌
审核:靳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