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7日下午,北京市统计局人口就业处处长沈青、副处长杜明翠受邀来到我院,在崇德西楼512举行了题为“运用大数据监测人口——来自北京市的实践”的主题讲座。讲座由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宋健教授主持,学院三十多位老师、同学参加。
沈青处长首先介绍了北京市统计局探索开展“运用大数据监测人口”的背景:当前人口变动和人口管理的新形势、北京市政府对人口统计的新需求、传统调查方法的局限性共同要求人口动态监测方法的创新。
随后,杜明翠副处长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北京市统计局对运用大数据监测人口的探索和实践,使用过的大数据包括居民生活用水量、用电量、食盐销售量、手机信令数据等。从2014年开始,北京市统计局对人口调查方法进行了创新,曾运用过从业人员法、劳动力增速法、基本单位名录法、食盐法、用水用电法等多种方式对常住人口进行测算。2015年,北京市统计局着手与手机大数据运营商开展合作,2016年初步建立起人口动态监测评价体系,2017年实现了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家运营商的合作,同时还与手机APP第三方数据平台公司合作,利用12万余种手机APP所监测到的移动终端设备数,对北京市及各区的人口数量进行动态监测。2018年,北京市统计局初步与百度公司合作,提高了监测精度、拉长了模型的监测周期。
接着,杜明翠副处长介绍了运用手机信令数据进行人口动态监测的原理,以及测算所需的活跃用户、有效用户、稳定用户、白天用户、夜晚用户等相关定义,并展示了运用手机信令数据进行人口动态监测的相关研究成果,包括人口总量评估、白天夜晚人群流向分析、职住分离情况分析、实时用户动态统计、疏解效果跟踪监测、人口属性行为分析、人口趋势预测以及特定节假日人口流入流出情况等多个方面。此外,目前统计局还建立了人口动态监测调查ICT项目平台,通过平台可以展示实时全市/分区活跃用户数量、用户增减点位分布等动态人口信息。当然,目前这种监测方法也存在着一人多运营商、一人多卡、被动搜集等问题,使得推算存在一定的误差。
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对于使用大数据进行人口监测的创新方法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宋健老师、刘爽老师与沈青处长讨论了统计口径差异问题。刘爽老师针对大数据未来的前景、大数据在人口监测中发挥的作用、如何利用大数据进行人口预测以及运用大数据进行人口监测的经费负担等问题进行了提问。杜本峰老师则针对大数据与民政部门、公安部门登记数据的结合进行了讨论。
最后,宋健老师对讲座进行了总结并向沈青处长和杜明翠副处长表示了感谢。在座的同学表示,此次讲座令我们对人口监测领域的创新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使人深受启发。
材料来源:社会与人口学院博士研究生 刘雯莉
(来源:社人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