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长沙3月22日讯 都说现在新生儿男多女少,生儿子的父母得担心将来儿子成“剩男”。如今这一局面得到了有效控制,2001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湖南每百名湖南女婴出生的同时有120名男婴出生,而到了去年每百名湖南女婴,要比全国平均水平要少面对4名同龄“剩男”。
记者从湖南省人口计生委了解到,2009年年终评估数据显示,年度末全省总人口达6925.10万人,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5.6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19.45,继续保持回落的态势。
“湖南出生人口性别比由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期的120多降至115.61,为降低全国平均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正在湖南实地调查的中国人口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和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说。
2009年全面推行出生实名登记制度
2009年河南漯河“全国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工作会议”以来,湖南省迅速安排,积极开展行动,探索了许多富有实效的创新性做法。
2009年4月3日,经省政府同意,省人口计生委、省公安厅、省卫生厅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住院分娩登记和妊娠14周以上B超检查身份登记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在全省全面推行出生实名登记制度,每个市州选择1个县市区进行妊娠14周以上的孕妇B超检查身份登记试点工作,并规定了具体措施。
出生实名登记制度实施后,孕妇住院分娩必须出示《居民身份证》、《生育证》。医疗保健机构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必须认真填写孕妇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婴儿性别、生育证号码等各项记录。
婴儿出生后,产妇及其配偶凭有效身份证明领取《出生医学证明》。公安部门凭《出生医学证明》办理户籍登记手续。对无《居民身份证》或《生育证》的孕产妇,入院48小时内通通报当地乡镇或街道办事处计生办。
湘潭经验将在全省逐步推广
为有效预防政策外怀孕和“两非”问题,2009年湘潭市建立孕期检查、妊娠分娩信息实时通报制度,为93家医疗保健机构装备了连接湖南育龄妇女信息系统的电脑,在产前检查时输入孕产妇《居民身份证》或《生育证》,系统自动进行比对和识别,发现疑似政策外怀孕对象,通过短信平台自动通知人口计生部门,及早落实处理措施。对持证怀孕对象也通报人口计生部门,以便开展围产期保健、产前随访和产后避孕节育指导等随访服务。
据省计生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湖南将以推行孕产妇实名登记制度为契机,在全省逐步推广湘潭市建立的孕期检查、妊娠分娩信息实时通报的经验。“湘潭市的做法在全国独一无二,效果良好,如果条件具备的话,值得在全国推广。”中国人口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和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表示。
湖南出生人口性别比降至115.61
2005年以来,湖南每年都要开展集中整治“两非”联合执法行动,5年来共查处“两非”案件3000余件,其中“两非”典型案例588 件,2009年全身共查处“两非”典型案件150件,比上年增加了11%。
通过多重措施,2009年终估评数据显示,年度末全省总人口为6925.10万人,新出生89.99万人,出生率为13.04‰,符合政策生育率87.35%。2009年抽样调查的出生人口性别比统计数据显示,全省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5.61,低于全国119.45的平均水平,继续保持回落的态势;在全省128个县市区中,在正常范围内(103—107之间)的只有14个,其他114个均高于正常值,在115以上的61个县市区,在120以上的有25个。
翟振武表示,从他近日在湖南部分市州的调查走访来看,全省115.61的数据基本可信。该数据说明人口大省湖南在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上积极探索,并取得实效,在全国做出了很好的表率。“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期,湖南的出生人口性别比还在120以上,不到10年时间,这个数据已经大大下降,并低于2009年全国119.45的平均水平,可见湖南在为降低全国平均水平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翟振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