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当前位置 > 首页» 学术动态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呈现与唤醒——以西南地区‘多族共祖’现象为例”讲座成功举办
2025/03/14

2025年3月13日,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巫达应邀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426会议室做了题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呈现与唤醒——以西南地区‘多族共祖’现象为例”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系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系刘铮系列讲座之一,由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院长段成荣教授主持。



讲座开始,巫达教授将大家带入中国西南地区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明清时期以来,西南地区各民族在频繁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中,孕育出了独特的“多族共祖”传说故事。巫达教授指出,这些传说故事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在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于交往密切的民族间口口相传,逐渐形成“三族共祖”“五族共祖”等多元一体的祖源观念。这种观念深深扎根于西南各族人民内心,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该地区生动而具体的体现,并融入到他们的日常社会生活之中。

在讲座过程中,巫达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学术研究成果与田野调查经验,采用一系列鲜活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多族共祖”现象背后的深层逻辑与现实意义。西南地区的祖源传说不仅是各民族对自身历史的文化记忆,更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在民间社会的自然表达。巫达教授强调,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民族工作中,对于业已存在“多族共祖”观念的民族地区,我们的任务不应仅仅是被动的构建,而应积极主动地去唤醒他们内心深处沉睡的共同体意识。通过唤醒这种历史记忆中的认同,能够更有效地服务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古老的民族情感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讲座最后,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系唐丹教授,铸牢共同体意识研究院吕利丹副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白钰教授以及与会师生,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普通话和方言的使用、自然灾害与文化认同建构等方面提出问题,与巫达教授共同交流和讨论。段成荣教授进一步分享了民族人口迁移流动的最新成果,为各民族人口的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人口学证据。

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巫达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丰富的研究经历和生动的史实案例,为在场师生呈现了一场学术盛宴。讲座现场座无虚席,人口学、语言学、民族学、经济学、老年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师生汇聚一堂,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呈现与唤醒展开热烈讨论。讲座拓宽了大家对文化认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复杂关系的理解,激励着在场师生投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和实践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电话:+86-10-62514984 邮件:shrk@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