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零时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正式展开。受北京市西城区天桥街道委托,社会与人口学院选派07、08级的12名本科生作为志愿者,以普通调查员的身份,于11月1日至10日赴天桥街道参加此次人口普查工作。
早上七点起床,匆匆吃过早饭,坐公交车赶赴天桥街道开始一天的入户调查工作,等到下午六点工作结束,天已经黑了。这就是社会与人口学院学生志愿者们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期间连续十天的行程。“普查工作时间长,又要挨家挨户进行调查,感觉还是很辛苦的。”08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陆莹坦言。不过辛苦的同时,大家谈到更多的却是感悟与收获。
“我是人口学专业的,平时老师也经常强调人口普查的重要性,而参加人口普查工作可以让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专业,也能把平时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08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马建强谈到自己报名参加人口普查工作的初衷时说道。由于专业的特殊性,社会与人口学院的同学们对人口普查有着比其他大学生更多的体会。08级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郑启舟表示,参加调查是一次很好的社会实践机会,可以让他锻炼自己的能力,积累社会调查的相关知识。07级社会学专业本科生厉玲玲则说,“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具有重要意义,能有机会参加此次普查是一件光荣而幸运的事情。”
虽然大家都饱含热情,之前也都查阅过人口普查的相关资料,上岗前也接受了专业培训,但在入户调查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一些阻碍和困难。志愿者们普遍反映,工作的时候遇到过部分居民拒绝他们入户调查的情况。这个时候,他们总是耐心跟居民说明来意,解释人口普查的重要性,必要时也邀请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帮忙消除居民戒心。“一般到了最后居民都会理解我们,接受调查。”郑启舟说。“不过绝大多数的居民都原意积极配合,很多老人还热情地泡茶给我们喝,让我感受到了温暖。”08级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王洋同学补充道。此外,志愿者们还遇到了诸如人口流动导致人户分离和居民死亡户口却没有注销等问题,但都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和得以顺利解决。
实践出真知,志愿者们对调查工作日渐熟悉,从调查问卷的分发到人口资料的搜集,他们都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并颇有所得。有的同学表示,自己在工作中提高了沟通交流能力,培养了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也有的同学强调了实践对人生体验的重要性。马建强说:“参加人口普查工作加深了我对社会的认识以及对生活的理解。”
而值得关注的是,12名大学生志愿者中还有两名香港籍同学,她们对大陆地区的人口普查工作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兴趣。07级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蔡燕眉表示,参加此次人口普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想了解内地的人口普查方式和人口情况,并在实践中掌握内地人口统计数据的由来。她很赞同按照居委会来划分普查范围并选派调查员的方法:“大家都生活在同一个小区,由熟悉本小区情况的居民做调查员,会减少调查过程中出现的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提高普查效率。”
全国人口普查既影响着国家相关政策制定,又与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据了解,社会与人口学院在与北京市宣武区天桥街道在以往社区建设和发展方面合作的基础上,选派12名大学生志愿者参加人口普查工作,一方面旨在帮助社区高质量地完成普查工作,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大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参与社会实践的渠道。
(团委宣传部供稿)
(编辑:张浣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