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当前位置 > 首页» 基地简讯
 
 
中国人口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研讨会 暨纪念查瑞传、林富德教授诞辰100周年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办
2025/10/13

2025年10月11日,中国人口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研讨会暨纪念查瑞传、林富德教授诞辰100周年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顺利举办。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人口研究所、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办,来自全国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和校友齐聚一堂,探讨中国人口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并追忆中国人口学奠基者查瑞传、林富德先生毕生为中国人口学事业作出的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朱信凯,中国人口学会会长杨文庄,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院长杜鹏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朱信凯常务副校长首先代表学校,对各位嘉宾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对中国人口学自主知识体系联盟的成立表示祝贺。朱信凯强调,人口学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分支,尤其有条件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面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规模巨大等现实问题,必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能够解释中国实践、回应世界关切的自主知识体系。他回顾了查瑞传、林富德两位教授在中国人口学发展中的开拓性贡献,并呼吁学界继承前辈精神,推动学科创新发展,为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与力量。



中国人口学会会长杨文庄指出,中国人口学经历了从学习西方到自主创新、从关注数量到强调长期均衡发展的探索过程,以查瑞传、林富德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人口工作者接续努力,取得了伟大成就。当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新的人口环境和条件,要求中国人口学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把握好时代之问、中国之问、实践之问、人民之问。杨文庄会长呼吁,要牢牢把握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深化合作、交流互鉴,积极引入新方法、新技术,推动新时代人口学科的创新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院长杜鹏回顾了中国人口学的发展历程,深切缅怀了查瑞传、林富德教授在推动中国人口学发展中的奠基性贡献。他指出,人口学始终与国家命运、民族发展同频共振,成立中国人口学自主知识体系联盟是人口科学回应时代命题的关键举措。新时代的人口学者应当坚守本土立场,聚焦中国人口发展的真问题,注重学科交叉,推动人口学与经济学、统计学等各领域、各学科的深度融合,让人口研究真正服务于国家治理与民生改善。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宋月萍主持。



大会举行“中国人口学自主知识体系联盟”成立仪式。仪式由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陶涛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一级教授翟振武就联盟成立的筹备、核心任务和未来工作规划进行了介绍。“中国人口学自主知识体系联盟”成员单位包括(按照单位拼音顺序排列):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河北大学人口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吉林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兰州大学西北人口研究所、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口经济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西南财经大学人口研究所、云南大学人口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健康研究中心、中山大学人口研究所、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人口研究所等19所科研机构,《南方人口》《人口学刊》《人口研究》《人口与发展》《人口与经济》《人口与社会》《西北人口》《中国人口科学》等8个学术期刊单位。联盟旨在汇聚全国人口学研究的核心力量,协同推进理论创新、方法革新和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联盟成立仪式后,进入主旨发言阶段,由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副院长杨凡主持。6位专家从生育、死亡、迁移流动、婚姻家庭等人口学核心领域,多角度多层次地分享了中国人口学自主知识体系研究成果,体现了人口学从现实中来、到现实中去的学术使命与面向未来、交融创新的发展潜力。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陈友华教授发表题为“人口老龄化的核心内涵、测度指标反思与优化路径”的主旨演讲。陈教授指出,人口老龄化现象与社会机制较个体从生至死的生命历程更为复杂,科学地测度年龄结构需要选择精准反映群体年龄特征的指标。在充分回顾人口老龄化内涵的基础上,他比较了“平均年龄”“老年人口比例”等指标在衡量世界人口历史演变与未来趋势方面的表现,提出了测度人口老龄化的创新指标体系构想。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宋健教授以“转型社会背景下的家庭概念重构”为题发表主旨演讲。宋健教授指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人口老龄化与城镇化趋势的演进、社会与家庭观念的更迭,以同住关系为基础的家庭概念愈加难以刻画亲属支持网络与功能结构。结合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她提出以亲属关系为基础的家庭概念系统,以功能上的“资源共享与风险分担”替代空间上的“共同生活”,以期回应低生育率与转型社会的时代挑战。

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原新教授在“人口巨变时代:人口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全新实践场”的主旨演讲中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少子化与老龄化持续推进、人口变动的整体性结构性转向、“数智时代”新常态4个方面论述了中国人口发展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人口红利转变理论为例说明了人口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设历程。他强调,人口变动的时代浪潮为中国人口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提供了新形势、新环境与新机会,呼唤适应新时代的人口科学的新理论、新方法与新体系。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贺丹主任以“数智时代人口科学研究范式转变的思考”为题发表主旨演讲。贺丹主任从数据革命、方法创新、理论重构、政策仿真4个维度出发,深入阐释了人工智能技术对于新时代人口科学发展的重要价值。她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同时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人口研究者应当具备识别算法偏见、隐私披露与数智鸿沟等风险的能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人口科学研究的深度融合,需要学界并力协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张震教授以“基于生物―社会演化的中国人口变迁理论框架建构”为题发表主旨演讲。张震教授整合中国传统哲学、生物和社会演化范式、比较历史分析,以“变异―选择―遗传―冲击”机制梳理中国人口演进逻辑,阐明了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条件与内在机制。他强调,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口学自主知识体系兼具理论深度与解释能力,能够为全球人口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人口与健康研究中心主任石智雷教授以“基于中国实践的生育不平等理论”为题发表主旨演讲。石智雷教授从我国生育政策发展历程与社会分层核心概念出发,构建了以生育意愿与行为分层为主要表现、社会经济资源的不均等占有为主要驱力的生育不平等分析框架。他指出,生育平等与个体的可行能力紧密相关,生育政策的优化实践应当关注生育不平等及相关社会风险,以增进人民生活福祉为根本依归。



查瑞传、林富德教授是中国人口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查瑞传、林富德为代表的人口学者率先开展中国人口问题研究,推动我国人口学学科建设以及人口政策的制定,为中国人口科学发展和中国人口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适逢两位先生百年诞辰,大会设置“纪念查瑞传、林富德教授诞辰100周年”特别环节,向“大先生”致敬。纪念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人口学系主任靳永爱主持。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段成荣教授从方法引进、研究实践、教学育人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查瑞传教授的学术贡献,将查先生的学术成就总结为:统计学的杰出建设者,中国现代人口学的开拓者,人口学西学东渐的引领者,人口定量研究的中流砥柱,人口学教学体系的建构者,践行实事求是科学精神的典范,情至浓时不禁涕泪沾裳,感人至深。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陈卫教授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为题,讲述了林富德教授构想中国人口政策的站位之高、推动人口学方法革新的思切之深、深刻把握人口发展趋势的眼界之广、积极投身人口工作者培养的格局之大,林先生实事求是、唯善唯真的学术品格与宽以待人、热情助人的道德情操令后辈学者动容。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陈功教授以一幅幅图片资料带领与会者跨越时空,“见证”查瑞传教授投笔从戎、两次参军入缅,传灯照世、为人口学人才培育而焚膏继晷,坚守初心、为流动人口仗义执言。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王谦副会长追忆与林富德教授的相处点滴,如同身边一条清澈舒缓的河流,数十年来,默默滋润、温柔引领。浙江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尹文耀研究员以亲身经历讲述查瑞传教授培养后辈、一诺千金的高尚品格。查瑞传教授之子查扬先生回忆童年时父亲以身作则的无声教诲,从家人视角展现了查瑞传教授将育人化于微末之间的大先生风范。



大会结束后,与会师生参观了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自主知识体系数智展示平台“大师墙”,共同追忆查瑞传教授的一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正值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家战略核心任务的关键时期,深刻理解中国人口发展的独特规律,建构植根中国大地、服务中国实践的人口学自主知识体系,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研讨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召开,为推动中国人口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进入协同创新新阶段凝聚了广泛共识。未来,中国人口学自主知识体系联盟将持续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口发展规律,致力于开展扎根中国大地的原创性研究,为推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贡献力量。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电话:+86-10-62514984 邮件:shrk@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