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当前位置 > 首页» 基地简讯
 
 
郝虹生博士《美国的抽样调查》讲座纪要
2007/10/12

 

    2007年10月10日下午,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现美国WESTAT公司高级统计师郝虹生博士来我中心做了一场关于美国的抽样调查的讲座。郝博士与我所渊源颇深,在中国和美国从事多年的统计研究和实践工作,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他的演讲受到老师、同学以及外校同行的高度重视和热烈欢迎。
演讲历时一个半小时,分为两部分。前一个小时郝老师就WESTAT公司的状况、本人参加过的调查、体会和美国普查局的情况做了详细的讲解,后半个小时针对郝老师的讲演,校内外的专家学者与郝老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首先郝老师介绍了他所在的WESTAT公司。此公司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美国普查局的退休人员组建,此后的几十年蓬勃发展,如今已经成为了拥有2000多名员工的美国最大的调查公司之一。主要承担政府的关于公共卫生、健康、环境等大型综合性调查项目。竞标的程序与中国区别不大,但值得国内借鉴的是美国有OMB(管理与预算办公室)对竞标到的项目进行审批,对于项目是否有必要进行严格把关,尽量避免重复或难以保障质量的调查。
    接着郝老师介绍了他着手做的两个项目: 1.NHANES(全国健康和营养调查),该调查是美国一个重要的全国性的连续调查,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为社会提供了相关领域的翔实的数据资料。最近一期是2007-2010年的调查。此调查是非等概多级抽样调查,PUS全国有60个每年调查15个,其中2个是SR1,3个是NSR。二级抽样单位是SEGMENTS,可以直接从网上获得,三级抽样单位是户,四级抽样单位为个体人。一般在抽样中会通过提高抽样比来提高某个群体的代表性。2.MEPS(医疗支出跟踪调查),该调查的样本来自于NHIS的样本(这是一个更大规模的调查,其样本可以作为此调查抽样框)。此调查的特点是将样本分成不同的PANEL在不同时间调查,每个PANEL由两个年度来完成,两年的间隔由5个ROUND组成。在此郝老师特别介绍了美国的数据处理程序,其中有许多中国可以借鉴的经验:RAW DATA首先要有调查机构进行清洗(CLEANING)然后由研究人员进行EDIT CHECK 接着进入BSDE WEITHT的阶段(这是中国的调查很少进行而对于抽样调查非常重要的环节),之后还要对无回答的问卷进行调整,接下来是事后分层,然后是控制总体,接着是对抽样误差的估计,最后是质量控制。关于赋权和修正无回答问卷等环节是目前中国国内很少做的。
    接着郝老师为我们分享了他对美国调查的感受:1.美国的调查是一项高度发达的产业,专业性、标准化做的非常好;2.美国的调查重视质量,很多的环节都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3.美国的调查很注重资料积累,凡事都要有书面记录。即便是多年前的调查也都有据可考;4.数据对公众开放,用纳税人的钱做的调查纳税人有享受数据的权利。
    最后郝老师介绍了美国普查局的主要工作:1.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2.CPS(当前人口调查),每月进行一次;3.ACS(美国社会调查)这是美国针对社区的一项综合的社会经济调查,是美国普查的一部分。从2005年开始每年都进行,每月调查1/12的样本,内容相当于普查的长表。
 演讲结束关于如何修正无回答的问卷,关于如何提高问卷的回收率等问题郝老师与在场的专家、学者和同学们做了深入的讨论。一个半小时的讲座结束,意犹未尽是所有人的感受。所有的老师和学生由衷地希望郝老师能经常回母校来做相关的演讲。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电话:+86-10-62514984 邮件:shrk@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