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当前位置 > 首页» 基地简讯
 
 
“人口、社会与SARS学术研讨会”在人大召开
2003/06/10

    今年年初以来,突发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即“非典型性肺炎”在我国部分地区的流行,不仅对人类的医疗技术、能力提出了挑战,而且也对包括公民的道德价值观念、心理反应、政府的公共管理体制和应对突发事件的机制等在内的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带来了全方位的冲击和考验。

目前在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SARS的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SARS流行带给我们的反思与思考却将是久远的。为了及时总结和反思SARS突发带来的经验教训,探讨建立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的社会机制和组织结构体系,并对SARS被遏止后给社会经济生活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共商今后的改革思路和方案,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人口学会于2003612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举办了“人口、社会与SARS”学术研讨会。为了多侧面、全方位地对人口、社会和SARS流行进行研讨及交流。

会议特邀了来自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医疗保健、外来人口管理、治疗“SARS”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等政府有关部门和机构的代表,以及人口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经济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其中包括: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 张维庆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 王国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 曾光

中国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主任 饶克勤

国务院防治SARS工作组农村信息组组长王谦

北京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 胡永华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研究部主任 时勘

北京市外来人口管理处处长 宋春生

北京市宣武医院第三“SARS”病区主医师 张新卿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 田雪原

中国人口学会秘书长 张敏才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 翟振武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 郑晓瑛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主任 李路路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系教授 邬沧萍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郑杭生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 马戎

他们在研讨会上分别做了专题发言。内容主要涉及到对中国SARS防治工作的点评、SARS疫情分析引发的思考、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信息系统在抗击SARS行动中的优势作用、人口流动与SARS的传播、流动人口的健康和医疗保健、对现行流动人口管理体制的分析、中国应对重大事件的社会心理预警系统的构建、社会转型与公共事件、SARS对经济发展的影响、SARS流行的社会学思考以及对国家公共卫生体制的反思等。

本次研讨会是高校封校以来第一个开放式的学术研讨会,也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第一次集中政府管理者和专家学者、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显示多学科优势的高层次学术研讨会(国内已有数次有关SARS的医学和医疗技术研讨会)。它不仅非常及时和重要,而且是对今后更多思考的新开端。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电话:+86-10-62514984 邮件:shrk@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