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当前位置 > 首页» 基地简讯
 
 
“学术新星”杨舸:花开学术之路
2009/06/29

学生记者 周庆誉

    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会主办的第三届“学术新星”评选活动落下帷幕,社会与人口学院2007级博士研究生杨舸在众多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学术新星”称号。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学术新星”评选活动旨在选出学校有潜质的学术人才,带动学校整体学术氛围。“学术新星”评选是对研究生的一次个人综合学术水平选拔,依据学术成果和学术荣誉以及现场答辩进行综合测评,初、终评成绩加权得分最高者获得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学术新星”称号。

    杨舸于2001年考入人口学系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学习,后以优异成绩保送人口学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参赛没有什么复杂的初衷,就当是为自己的进步找一个见证吧。”杨舸十分淡然地回答关于比赛初衷的问题。她说,“学术新星”的评选不是一个纯粹现场竞赛性质的比赛,而是对基本功的一个考核。比赛全程分为初评和终评两个阶段,初评是提交在过去两年的科研成果以及学术荣誉等证明材料,占70%的比例;终评则要现场汇报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成果,由评审老师现场打分,这样的评比制度则要求不一般的平时积累。在同为人口学专业的2008级博士研究生张斐眼里的杨舸正是一个 “很勤奋,科研能力特别突出,特别聪明,平时积累特别扎实”的人。

    不仅于此,在硕士研究生期间,杨舸就参加了首届“学术新星”评比。虽然只是一名硕士生,但仍取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那时虽有遗憾,但毕竟因为科研成果上的不足而没有取得太好的成绩。”此后,她一直都有意识地参加这样的学术评比,“这种方式可以激励我更好地科研,积累经验,更好地前进”。当今年院团委转发了“学术新星”的报名通知时,杨舸再次参加了评比。

    虽然参评“学术新星”的时间不长,过程也不复杂。但学术成果的积累却不是一蹉而就的。在多年的学习过程中,杨舸不断参加各种科研项目、社会调查,积累材料,丰富阅历,拥有了许多学术成果。曾在《人口研究》、《中国青年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十多篇学术作品,参与编写了《妇女发展绿皮书.2008年》等学术著作,获得国家“改革开放优秀成果”一等奖、“首都人口与发展论坛”论文评选二等奖、“未来人口学家”二等奖、第二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以及光华奖学金、校三好学生等多项奖励,“关于流动人口、留守儿童统计口径的建议”获教育部采纳。可谓收获颇丰,但她仍旧谦虚地表示,“参评之后,发现压力更大了,有很多同学非常优秀,我和他们的差距还很大。”

    而在谈及她的导师、人口学系主任段成荣教授时,杨舸表示,段老师对她的帮助是极大的。自她本科二年级参加“挑战杯”起,段老师就一直是她的导师,而老师的研究热情和创造力以及严谨细致的治学态度深深地影响着她。“也正是因为有老师的督促和指导,我才不断地,踏踏实实地参加各种科研、调查等学术活动”。

    作为高年级的师姐,她还对未来志愿从事科研工作的师弟师妹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要多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如“创新杯”等,真正踏实地做一些事情,即便没有获奖,收获也会很大;学好学校开设的方法课和理论课,为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不能只是应付作业和考试。同时如果能在学习课程的同时,结合正在进行的研究,不但能活学活用,也更能深刻地理解这些方法和理论。另外,一切学术成果的产生,参加各种科研项目、社会调查是必经的阶段,大家应适时地多多投入其中。她说,现在作为学生,大家都面临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有老师的悉心指导,因而要在做学生的时候,多训练自己,多把握机会,好好珍惜时光,这也是她一直坚持的。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电话:+86-10-62514984 邮件:shrk@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