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当前位置 > 首页» 基地简讯
 
 
北京晚报专访我中心翟振武教授:全面二孩目标人群至少1亿
2015/05/19

2015年5月14日,“单独二孩”政策在各地落地至今已满一年,“政策遇冷、申请人数远低于预期”的质疑声却不断传出,甚至有学者提出,中国目前面临掉入“低生育率陷阱”的危机,迫切需要立即全面放开二孩。带着这些疑问,本报记者对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中国人口学会会长翟振武进行了专访。

 

“与之前的预期基本相符,并未出现所谓的‘遇冷’”

北京晚报:“单独二孩”政策启动以来,“政策遇冷,申请人数远低于预期”的质疑声不断传出,对此您怎么看?

翟振武:不少人认为“政策遇冷”,主要是因为对这个问题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直接拿政策实施几个月或一年左右的申请人数去跟1100万进行比较。

事实上,1100万是“单独二孩”实施前,相关摸底调查所得出的目标人群数量,也就是“单独”且已育一孩家庭中的育龄妇女数量或者说是夫妇数量。其中,生育二孩的意愿约为60%。按此计算,“单独二孩”新增出生人口的总量约为660万人。我们还应意识到,二孩生育并非一年完成,通常需要4到5年的时间,平均下来,预计每年新增出生人口大概在130万到160万。

同时,“单独二孩”的申请也是循序渐进的,数量一直在稳步增长。从全国来看,各地启动时间有先后之别,平均是在去年3、4月份正式开始实施。根据国家卫计委公布的数据来看,截止去年11月底,全国共有98万对单独夫妇申请再生育,去年底,增加到106万左右,而今年1月底的最新结果显示,申请人数已经达到115万。按照每月8万左右的增长速度来看,到今年3、4月份,也就是政策正式实施一年,至少可以达到130万,与之前的预期基本相符,并未出现所谓的“遇冷”。

北京晚报:中国社会科学院去年底发布的《经济蓝皮书: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认为,中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平均每个妇女在育龄期生育的孩子数)只有1.4,远低于更替水平2.1,已经非常接近国际上公认的1.3的“低生育率陷阱”,在您看来,是否存在这样的危机?

翟振武:中国现在的总和生育率比较低,这个说法是对的。之所以比较低,与实行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密切相关。只要政策进行调整改革,总和生育率就会有所回升。比如,“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以后,已经有一百多万人申请,由此带来的新增出生人数将会让总和生育率提高0.1到0.2。

而目前总和生育率只有1.4的说法也是不准确的。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出生人数计算,2012年我国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约为1.499,2013年为1.513,2014年又提高至1.579。如果按照2015年预计接近1800万的出生人口数量推算,总和生育率将达到1.7左右。可见,总和生育率上升的趋势还是十分明显的。等到全面放开以后,总和生育率将逐渐接近较为理想的1.8。我国距离“低生育率陷阱”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

真正的“低生育率陷阱”是指人们主动选择不生造成的低生育率,这往往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程度、城市化、教育等相关。目前,中国还远未达到这样的程度。当然,从长远来看,中国也会有那么一天,在没有政策限制的情况下,总和生育率自然下降到低生育率陷阱的临界值,等到那时候再来讨论应对策略更符合实际。

“如果全面放开,目标人群至少有1亿”

北京晚报:有人提出,年轻一代的生育观念正在发生变化,与70后相比,80后、90后的生育意愿普遍偏低,尤其是面对现实压力,真正选择生育二孩的家庭会越来越少。

翟振武:从最新的全国调查来看,年轻人的生育意愿并不低,甚至明显高于35岁以上人群。全国调查结果显示,单独一孩人群生育二孩意愿大约为45%左右,而35岁以下人群的生育意愿达到60%至70%,其中,30岁左右的人群生育二孩意愿更强。

另外,最近搜狐也针对网友进行了生二孩的意愿调查,将近30万人参与投票,选择愿意生二孩的占到57%。尽管这样的调查并不一定准确,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网民,尤其是年轻群体的生育意愿并不低。

而生育意愿的确并非都会最终转化为生育行为,其中,既有身体方面的因素,包括年龄、继发性不育等问题,也有经济上的考虑,毕竟现在生孩子的成本确实比较高,特别是在大城市,房子、照料、工作发展等都可能成为影响人们选择生二孩的因素。但在广大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生二孩的现实阻力相对小一些。因此,从总量来说,还是可以维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

北京晚报:关于全面放开二孩,一直都有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应当立即启动,还有人觉得现在已经晚了,早就应该实施,而您在这个问题上一直态度谨慎,究竟何时才是恰当的时机?

翟振武:首先需要明确,我从来不主张长期实行“单独二孩”政策,也不反对全面放开二孩,而是认为应当全面论证、充分考虑,在各方面条件成熟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时机进一步放开。

如果提前几年,从2010年就放开,那么,很可能出现出生人口堆积。而有了“双独二孩”、“单独二孩”这样的政策作为过渡,陆续释放一部分能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错峰或者削峰,等到全面放开二孩时,就会相对平缓一些。

从数量上来讲,双独和单独的人群加起来大概有两千万,而如果全面放开,目标人群至少有1亿,对医疗、教育等配套设施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因此必须慎重,尽可能实现平缓过渡。 

“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以后,相关调研和评估一直在进行,三中全会上也已明确表示,将继续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我理解继续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其中当然也包含了全面放开二孩的内容。人口政策的调整和完善要依照法律程序来进行,政策出台前有一定的酝酿时间也是必要和合理的。随着累积的生育势能逐步释放,“单独二孩”政策的过渡作用得以显现,我个人认为,“十三五”期间,全面放开二孩的条件将会变得更成熟。

“全面放开以后,独生子女享受的优惠政策要逐步取消”

北京晚报:一些按照政策生育二孩的家庭发现,如今还有不少独生子女优惠政策,“二孩”反而在入学等方面“受歧视”,今后全面放开,是否会对相关政策作出调整?

翟振武:由于目前处在“单独二孩”政策实施的过渡时期,原有的一些关于独生子女的政策还在继续维持,包括发放独生子女费,对自愿选择只生一胎的奖励,独生子女优先入园、入学等等。这些政策对于符合规定生二孩的家庭来说,的确不够公平。短时间内之所以未做调整,是因为目前并非最终状态,过渡时期结束以后又要改,频繁的政策变动会增加社会成本。我相信,等到全面放开二孩以后,会对相关政策加以梳理,过去只有独生子女享受的优惠政策要逐步取消,既不刻意奖励只生一个,也不允许多生,引导人们按政策生育,只要符合规定,孩子在入学等方面就应享受平等的待遇。

当然,这样的调整也要考虑一定的时段。比如政策放开后,30岁以下的人群还只生一个,那可能就不再奖励了,不发独生子女费,今后如果“失独”,国家可能也不再发放专门的补助;而对于高龄妇女而言,原来生一个有奖励,现在政策放开,允许生两个,但年龄所限,无法生育,奖励还要继续。今后如果“失独”,国家依然有责任和义务对其提供帮助。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电话:+86-10-62514984 邮件:shrk@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