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当前位置 > 首页» 基地简讯
 
 
我中心成功举办“北京市1‰流动人口调查”
2006/12/13

 

为了及时了解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最新特点和发展变动趋势,为相关部门制定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于20069月至10月组织了“北京市1流动人口调查”。

1. 北京市1‰流动人口调查的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调查对象分为两个部分:流动人口和向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的房东。依据本次调查的定义,流动人口是指在京居住一个月以上、无北京市户籍的人员。向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的房东则是指向前述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的有北京市户籍的人员。

在本次调查中,流动人口和向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的房东均以户为单位进行调查。

2. 北京市1流动人口调查的抽样设计

本次调查采用多阶段抽样设计。第一阶段,根据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的北京市流动人口区县分布比例最新资料,将事先计算的样本规模(流动人口4200户和向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的房东800户)分解到各区县。第二阶段,在分解到样本的区县中,调查组织单位派出人员赴公安、统计、计生等政府部门,以及到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进行实地调查,收集各区县流动人口聚居乡(镇、街道)的情况。在有关部门提供的90多个聚居乡(镇、街道)的基础上,经过我们的进一步调查、了解,将聚居乡(镇、街道)的数量进一步增加到120个。根据收集到的这120个流动人口聚居乡(镇、街道)的信息,我们根据各区县分担的样本量确立了在各区县抽选聚居乡(镇、街道)的数量和具体名单,原则上,在每个抽中的乡(镇、街道),调查100户流动人口和20户左右向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的房东。第三阶段,在每一个抽中的乡(镇、街道),调查组织单位派出一个摸底调查小组,全面收集该乡(镇、街道)流动人口的来源地构成、职业构成、房屋类型、空间分布等信息,并根据上述信息确定出3个接受调查的具体小区,并根据收集到的该3个小区的各种相关信息,确立每个小区接受调查的流动人口家庭数、入户调查的起点户、房屋类型等。第四阶段,派出调查员队伍赴各调查小区进行实地调查。在这一阶段,调查员按等距抽样方式选取被调查户。间距的确定以前一阶段收集到的小区流动人口总户数和该小区应调查户数确定。在每个调查小区,配备1名调查督导员自始至终进行质量监督,以确保调查严格按事先设定的方案进行。

在这次调查中,除在信息收集过程中与各级政府管理部门之间有比较密切的合作外,在实地调查过程中,调查组织单位完全独立地实施了这一调查,调查的独立性很强。

这次调查共收集到流动人口的调查问卷4078份,向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的房东问卷715份。实地调查结束后,我们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双录双校式录入。

经过对调查数据的初步质量评估,除流动人口来源地分布中河南省比例偏高、居住楼房的流动人口比例偏低以外,其他各主要指标与相关调查数据比较,均较合理。这次调查的质量是可靠的。

3. 北京市1‰流动人口调查的内容

调查的内容涉及流动人口的流动状况、就业状况、居住状况、收入、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培训、子女教育、面临的困难、未来安排等。

利用这次调查得到的数据,翟振武、段成荣等研究人员已经完成“北京市流动人口最新状况”、“北京市流动儿童最新状况”的研究报告。目前,中心正在组织研究人员对这次调查的数据资料进行深入开发。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电话:+86-10-62514984 邮件:shrk@ruc.edu.cn